游客在浙江省建德市乾潭镇胥岭村观赏油菜花。胥岭村是典型的江南古村落,这里的400多亩梯田种满油菜花。 新华社记者 徐 昱摄
最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财政部确定北京市门头沟区等40个县(市、区)为2022年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
随着近年来我国传统村落保护工作的推进,我国已经形成世界上规模最大、内容和价值最丰富、保护最完整、活态传承的农耕文明遗产保护群,传统村落保护让我们留住乡亲、护住乡土、记住乡愁。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村镇建设司一级巡视员董红梅介绍,从2012年起,我国建立了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制度,先后组织5次全国性调查,分5批将有重要保护价值的6819个传统村落列入国家保护名录,又推动江西、江苏等16个省份将7060个村落列入省级保护名录。
传统村落需要在保护中传承发展。传统村落需要保留原始风貌,而生活在其中的村民对更好的居住环境又有日益增长的需要。在保护传统村落的基础上,应更好改善村民生活,让传统村落保护更有依托。
董红梅介绍,近年来,我国对传统村落在保护基础上的活化利用满足了村民的美好生活需要,环境的改善和生活的便利让传统村落焕发出新的生机。2014年至2019年,中央财政对列入保护名录的4350个中国传统村落给予每个村300万元补助。这些资金又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撬动社会资金,吸引社会力量参与保护传统村落。中央财政补助和社会资本形成合力,有力支持传统村落完善村内道路、供水、垃圾污水处理以及消防、防灾避险等设施,整治河塘沟渠等公共环境,传统村落人居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传统村落保护利用还须以用促保,以此来实现物质和非物质传统文化的活态传承,增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内生动力。比如,2017年福建屏南县龙潭村仅剩下不足200人留守,通过推动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吸引国内外100名人才落户成为“新村民”,盘活闲置农房等资源,既发展了生态农业、文创旅游、休闲度假、健康养生等产业,也吸引了在外打工的300多名村民返乡,全年接待游客20多万人次,古老的乡村彰显出新时代的魅力和风采。
传统村落保护促进了脱贫攻坚。董红梅介绍,各地在保护的前提下充分挖掘传统村落的自然山水、历史文化、田园风光等资源,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文化创意等产业。仅2020年列入国家保护名录的中国传统村落就接待游客3.6亿人次,促进了当地农民增收致富,使传统村落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2020年,安徽黄山、云南大理等10个市州实施了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工作,中央财政对每个示范市州给予1.5亿元补助,地方多渠道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形成长效保护利用机制。
传统村落的保护也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2021—2025年)》中的重要内容,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村镇建设司司长秦海翔表示,将继续开展中国传统村落的调查认定,指导各地完善省级传统村落名录,将有重要保护价值的村落纳入名录进行管理。健全传统村落评估和警示退出机制,加强动态监管;继续推进传统村落保护利用试点示范,统筹保护利用传统村落和自然山水、历史文化、田园风光等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文化创意等产业,让传统村落焕发出新的活力。(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亢 舒)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