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粮食生产的视野从有限的耕地资源,拓展到更为广阔的山林湖海资源上,是一个好思路。
曹茜茜
“要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农田就是农田,而且必须是良田”“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习近平总书记保护好耕地的殷殷嘱托声声在耳。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基。经过艰苦努力,我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育了世界近1/5的人口,从当年4亿人吃不饱到今天14亿多人吃得好,有力回答了“谁来养活中国”的问题。但人均耕地面积少,始终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端稳中国人自己饭碗的关键。近年来,从打造更多高标准农田,确保粮食产得出、供得上、供得优;到用最好的技术种出最好的粮食,让良田多产粮、产好粮……一系列“藏粮于地”的硬措施落到田间地头,为保障粮食安全打下了坚实基础。
然而,无论是科技丰产,还是良田增收,都是在有限的耕地资源上做文章。习近平总书记全国两会期间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时强调,要树立大食物观,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从耕地资源向整个国土资源拓展,宜粮则粮、宜经则经、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宜林则林。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不仅能更好满足人们日益多元化的食物消费需求,而且能直接或间接替代传统主粮,为粮食安全目标的实现提供有力支持。
将粮食生产的视野从有限的耕地资源,拓展到更为广阔的山林湖海资源上,是一个好思路。麻阳苗族自治县吕家坪镇吕家坪社区,引导“柑橘上山”,为优质中稻种植腾挪耕地,2021年粮食亩产最高达500公斤;新田县开展“林药上山、渔业下水、腾田还粮”等工作,将有限的耕地资源优先用于粮食生产,2021年落实粮食面积26.75万亩……既守住耕地保护的红线底线,又依托自身资源禀赋,盘活其他国土资源,大力发展特色种植,耕地利用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更有盼头。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