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婧蓝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耕地得到有效保护,是稳产高产的根本,我们要提高耕地保护的重视度,在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上下足“绣花功夫”。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把耕地保护起来、利用起来,要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的“头雁”作用,让耕地保护制度“长牙齿”,形成层层落实目标、人人扛起责任、人人保护耕地的良好局面,为保障粮食安全奠定坚实基础。
领导干部要扛起耕地保护的主要责任。“务农重本,国之大纲。”耕地保护事关国家粮食安全,也关乎14亿人生存的问题。领导干部是推动耕地保护的“第一责任人”,要自觉担当使命,主动推动耕地保护制度落实。领导干部要立足战略高度,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党政同责、终身追责、刚性考核、一票否决,在推动工作中切实把耕地保护作为“硬指标”,创新发展思路,构建耕地保护新格局。
领导干部强化耕地保护制度的执行力。“要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推动耕地保护工作落实,尤其需要制度保驾护航,要确保“令必行,行必果”,既要有坚决的态度、更有力的措施,还需要让耕地保护制度“长牙齿”,要在执行力上下功夫。同时,领导干部要带头做好耕地保护制度的推动者、践行者,主动立下“军令状”,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方能让耕地保护制度红线成为领导干部的行动自觉,让耕地保护网越织越密。
多方发力凝聚耕地保护的强大合力。耕地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个部门、领域齐心协力共抓,这就需要推行“田长制”,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利用“互联网+”建立智能化耕地监测管理机制,确保耕地保护的工作落实。同时,要打通各个部门耕地资源的信息壁垒,加强协调配合,充分调动农民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为耕地保护献计献策,增强耕地保护合力,既压实地方党委政府保护耕地的责任,也在完善耕地保护补偿制度上用心,才能让保护耕地的地区和群众得到实惠。
要把耕地保护的要求落到实处,需要不断完善制度,通过立法的方式规范土地的使用,让更多科学规划、保护和合力开发利用土地的好措施产生好效果,发挥领导干部“关键少数”作用,压实县、乡、村、农民耕地保护责任,方能共同守住18亿亩耕地保护红线,确保“农田就是农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