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范周(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杭州师范大学钱塘学者、讲座教授)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到2035年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伟大目标,在部署“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任务中强调“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双轮驱动”、全面发展是我们党推进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任务。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文化强国建设的题中之义
发展文化事业是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的内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公益性的公共文化服务是实现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利的主要载体,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的重要方式。在“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被纳入“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的背景下,提供开放度高、可及性强、更可持续的公共文化产品,能够以微小的“文化单元”形式,充分发挥聚民心、兴文化的功能,引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有助于提高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是激活人民文化热情、增强精神力量和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举措。
发展文化产业是坚定民族文化自信、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必然选择。强大的文化软实力是中国持续稳定长远发展的重要基石。文化软实力对内表现为深厚的文化自信,是铸就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凝聚力;对外则表现为跨文化感召力和吸引力,是展示大国形象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要前提。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政策引导、资金扶持、技术迭代、人才创新等多因素影响下,我国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不断提高,新业态发展动能显著增强,文化产业韧性在疫情下得到彰显,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产业链条进一步延伸,精品力作不断涌现。未来着力发展文化产业,充分挖掘、汲取、描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价值,创造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文化产品,不仅有利于对内在坚定文化自信中凝聚归属感和认同感,也有利于对外在交流融汇中增强中华文化传播力与影响力。
文化强国建设目标下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向度
价值向度: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为基本前提。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一贯主张,是适用于文化生产领域的普适性原则,对于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和文化产业领域均具有约束性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文化产业社会效益的优先性,指出,“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也应该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作品”,“文化产业既有意识形态属性,又有市场属性,但意识形态属性是本质属性”。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为原则进行文化生产和艺术创作,要求文化创作主体恪守底线,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2021年文娱领域治理力度空前,针对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长期累积的唯流量论、过度娱乐化、粉丝打榜、天价片酬、偷税漏税、艺人失德等问题,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国家广电总局等多部门联合开展整治行动,取得良好效果。市场从业者和企业主体要保持高度自觉,坚持正确的文化立场,切实践行文化创造者、生产者和传播者崇高的社会责任。
目标向度: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共同追求。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和实践性在中国得到充分贯彻”。在党的文化建设历程中,人民的主体性地位被不断夯实提高,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根本保障,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迈入快车道,标准化、均等化特征不断凸显。据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截至2021年底,全国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9.5%,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9.7%;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3217个、文化馆3317个、博物馆3671个,其中90%以上的博物馆已经实行了免费开放,实现了“无障碍、零门槛”。同时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势头良好,2021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19064亿元,比上年增长16.0%。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而精神文化生活是美好生活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十四五”时期仍要继续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面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一方面,多措并举促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提质升级,在坚持标准化、均等化供给的同时,借助社会化力量进行数字化、精品化的有益尝试,为基层群众提供便捷互通的公共文化服务;另一方面,文化企业主体要主动适应人民群众多样化、分众化的精神文化需求,在进行数字化、科技化创新的同时,警惕符号化、浅表化的消费主义逻辑,着力研究文化内涵的创新性表达,为消费者提供技术理性与价值理性相统一的特色文化产品。
问题向度:以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为重要抓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文化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但无论是文化事业还是文化产业领域都积累了一部分结构性问题,并且这些问题在一定时期内会持续存在。如何在符合客观发展规律的前提下缩小差距,增加供给效能,将成为“十四五”时期乃至文化强国目标期内亟待破解的重要问题。具体而言,不平衡主要表现为城乡、区域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供给水平存在差异,不充分主要表现为高质量供给短缺与低质、重复供给之间的矛盾。就文化事业来看,由于社会历史原因,我国文化事业发展缺乏市场竞争意识,同时也存在陈旧设施难以匹配新鲜需求的情况,部分公共文化资源存在闲置和浪费的现象。就文化产业来看,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制约,不同区域在文化生产能力、文化创造活力、经济价值转化力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高质量产品的整体供给水平仍有待提高。“十四五”期间,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仍需坚持问题导向,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产业结构升级、健全市场体系、扩大参与主体、推动融合发展等方面加大力度。
文化强国建设目标下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实践路径
强化凝聚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增强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是文化最深层的内核,决定着文化的性质和方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是对新时代文化建设现实要求的准确把握。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国民素质教育、精神文明建设、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生产全过程,注重发挥核心价值观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无形力量,在全社会引导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取向。要牢牢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重要源泉,深化研究并厘清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培育更深厚的社会认同,使之成为当代人共享的精神财富与文化资源,深刻融入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发展当中。
提升创新力:以文化产品和服务高质量供给为导向,健全“两个体系”。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推动各类文化市场主体发展壮大,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和文化消费模式,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人们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同样需要以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供给为方向。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创新生产经营机制,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明确了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的发展方向。要充分借助现代化科技手段,尽可能激发新的文化消费需求。例如,“云演艺”、“云游博物馆”等新型业态立足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实现了传统文化要素与信息数据要素的融合互动,是文化创新的有益尝试。要充分发挥国有文化企业的主力军力量,在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基础上,发挥其在图书出版、影视制作、文艺演出、电影院线、有线电视网络等领域的优势,强化龙头带动效应。建立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坚持重心下移、资源下移、服务下移,进一步完善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网络。要建立多元主体参与的价值共创机制,强化社会化服务。要增强服务意识,建立健全群众文化需求跟踪反馈机制,开展菜单式服务,提供“适销对路”的公共文化服务。
提高传播力:以全面灵活的现代传播方式为依托,用好叙事逻辑。文化的繁荣兴盛发展不仅对内表现在凝聚力和创新力的增强上,更体现在对外传播的有效上。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因而肩负起在文化交流过程中讲好中国故事、实现中华文化本土化向国际化转译的重要任务。而提升讲故事的能力,不仅需要外化的技术手段赋能,更需要从价值本体出发,从话语、文本、结构等基本的叙事逻辑出发,创造文化元素所依赖的物质空间、社会历史空间、当代故事空间、虚拟故事空间等不同层次,创造更多跨文化接受的可能性。要积极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品牌,更好地反映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在甄别筛选的基础上,注重文化产品的创意性表达,重塑部分文化资源的空间场景和文化语义。要重视把握碎片化、交互化语境下的传播特性。在数字化、图像化、视频化的当下,受众的信息获取方式、认知方式、交互方式以及媒介使用习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文化传播必须适应新媒体环境以及受众心理和行为方式的变化,更新传播理念,努力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
来源:《红旗文稿》2022/9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