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文化影响力 增强民族凝聚力

中国记录新闻网 文化中國评论3,830字数 2565阅读8分33秒阅读模式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有关哲学社会科学的工作论述,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寄予厚望。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再次提出:“全面繁荣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在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上将会发挥更大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度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2016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提出,坚持“四个自信”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文化自信已成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抵御外来风险的压舱石和定盘星。北京大学教授楼宇烈认为,我们应该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满自信。楼宇烈说:“上个世纪百年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中国人离不开自己的文化,只有具有坚实、鲜明的中华文化传统的现代化中国,才能使中华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立于不败之地。”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以来,我国依靠党的坚强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科技的进步、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很快就遏制了疫情的蔓延。人民群众的支持,既有对党的信赖,也有文化的力量。大家万众一心、自觉遵守抗疫要求,体现了集体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为了做好文明传承、文化创新工作,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汲取中国智慧、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不断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创造中华文化新辉煌。”同年5月,中共中央又印发了《关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文件强调,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思想理论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再次强调:“要加强理论武装,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我们不仅要重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要努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以增强国家文化的软实力。

文明是全世界各地人民长期以来创造的精神财富和共有的精神家园。我们共同生活在一个地球上,就要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正确面对不同的文明。文明程度有高低,文化形式呈多样,要对不同文明包容理解、对不同文化欣赏借鉴,不能唯我独尊、唯我独贵。2014年3月27日,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中指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2017年5月14日,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中提出:“一带一路”建设“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推动各国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2019年4月26日,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中,习近平主席再次提出,要积极架设不同文明互学互鉴的桥梁,深入开展教育、科学、文化、体育、旅游、卫生、考古等各领域人文合作,加强议会、政党、民间组织往来,密切妇女、青年、残疾人等群体交流,形成多元互动的人文交流格局。今年1月25日,在出席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议程”对话会时,习近平主席强调,要解决好这个时代面临的课题,解决问题的出路是维护和践行多边主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导各国应该在相互尊重、求同存异基础上实现和平共处,促进交流互鉴,为人类文明进步注入动力。

为了推动文明的交流和互鉴,我国不仅助力中华文化走出去,在海外创建孔子学院和海外交流中心,而且开展了一系列中外文化交流合作。中国倡议的“一带一路”,为提升沿线国家人民生活水平、促进共同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我国大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走出国门,积极学习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广泛吸收外国优秀文化成果,并将这些成果努力运用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很多学者潜心于中外文化研究,出版了大量研究中外文化的著作、论文,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影响。如1999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齐了白寿彝总主编的12卷本22册《中国通史》,201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组织编写的5卷本《中国通史》,即将完成、多达100卷的国家清史编纂工程,中国社会科学院正在组织编写的16卷本《中华思想通史》等。在文化传播上,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做了许多工作,如组织召开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第二十二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第二十四届世界哲学大会等有影响的交流传播中外文化的会议、论坛。还经常组织各种图书报刊的交流、文博产品的展览、电影电视的播放等,对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文明的互鉴发挥了积极作用。在文化普及上也做出了很多努力。如央视播出的《百家讲坛》《汉字听写大会》《中国诗词大会》等文化类节目。2006年央视播出的纪录片《大国崛起》;2007年播出的历史政论片《复兴之路》;2014年播出的政论片《百年潮·中国梦》;党的十九大召开前播出的《将改革进行到底》《大国外交》《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等文献专题片;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全景式展现新中国风雨兼程、砥砺前行的伟大历程,播出的《我们走在大路上》等文献专题片;2021年1月播出的历史纪录片《中国新疆之历史印记》,以及2018年10月播出的《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2021年2月播出的《平“语”近人——习近平喜欢的典故》第二季等,都对展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历史成就、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孔子学院、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对传播中华文化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我们既要注重吸收外来文化、借鉴外国文明成果,更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展示好中国形象,为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发挥作用。

 
我为什么相信中国共产党具有极强的生命力 文化中國

我为什么相信中国共产党具有极强的生命力

二十届三中全会习总书记明确强调,加快中国式现代化的步伐,坚定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中国共产党现在和未来长期定义的风向标,我们每个党员干部如何正确领会顶层设计,紧紧的围绕在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