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避免“失传”与“误传”?

中国记录新闻中心 文化中國 非遗传承评论4,792字数 1273阅读4分14秒阅读模式

“我(19)99年去的时候,那是座无虚席。”忆起当年赴台湾表演的情形,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河南豫剧院院长李树建对记者说,“前年我再去的时候,剧场(观众)已经剩百分之四十的人了。”

历史长河千年流转,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一曰继承创新,二曰守正固本,方可避免“失传”与“误传”。

弘扬传统文化就像“谈恋爱”

两会期间提请审查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提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一点与李树建多年来推广豫剧的做法不谋而合。

作为中国极具代表性的地方剧种,河南豫剧近年来甚是火爆。除剧目内容贴近生活外,李树建还将其归功于表演方式的转变。古典主义的程式化表演,现实主义的话剧表演,浪漫主义的影视剧表演,都被吸收到今天的豫剧舞台上。

另一项转化则是传统文化“+”互联网。去年3月,李树建在某短视频平台开通账号、做起直播,科普豫剧知识,还把名家名段请进了直播间。有媒体报道称,首场直播最高观看用户超过13万,累计观看用户超过156万。

由此而感,李树建慨叹,“戏剧人要拥抱互联网”,传统文化需要在网络上培养年轻观众。“先在网上跟‘谈恋爱’一样”,等网友对戏曲有所了解、喜爱后,再鼓励他们“奔现”,走进剧场亲身感受优秀传统艺术的魅力。

传统文化“饭圈”?可以有!

“饭圈”一词近来颇受关注,这种有组织、有共同追逐目标的粉丝团体,其实并不仅限于当前的流行文化。以相声为例,粉丝追捧的明星从衣着时尚的“爱豆”变为纸扇长衫的“兄台”,“德云女孩”就成了“饭圈文化”在传统艺术领域的代表。

“人也有‘喜旧厌新’的时候。”李树建说,特别是在艺术形式多样、生活节奏快速的今天,对于见惯了时尚的年轻人,传统艺术反而令人更觉新鲜。

另一方面,“饭圈文化”的不正之风也应得到整治纠正。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大陈实验学校校长翁丽芬提出,追星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一种正常需求,严格反对并不科学,关键在于正面引导。

李树建也认为,许多戏曲明星演出的剧目都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教育意义,应当培养年轻人在传统艺术领域追星。据此而观,捧角儿与追捧传统艺术,二者是分不开的。

“误传”不可取,欲创新须先守正

防止失传的同时,传统艺术更需警惕“误传”。若别有用心者借传统文化之名,行传销牟利之实,对于艺术本身、从业者、粉丝观众而言,均是百害而无一利。

全国政协委员、杨氏太极传人杨振河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有些人想借练功出名,以商业方式推动这种“传统文化”,做法不可取。“现代人必须回头看看,古人是怎么练功夫的。”

李树建认为,传统艺术“火起来”的“根”在于传统,这是创新发展的基础。多年前,他就提出“老戏新演、名剧改编”的理念,编排的《苏武牧羊》便是代表作之一,引入了新疆肚皮舞和流行歌手演唱的《大风歌》,表现形式更加新颖。

“刚开始也有人不认可,说你这个有点不伦不类,不是豫剧了。”李树建说,“但是我的唱腔完完全全是地道的豫剧。”

“借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李树建指出,要将古老的程式继承、创新,只有这样,将来才会有更多人来看戏曲。(李纯)

 最后更新:2021-3-19
我为什么相信中国共产党具有极强的生命力 文化中國

我为什么相信中国共产党具有极强的生命力

二十届三中全会习总书记明确强调,加快中国式现代化的步伐,坚定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中国共产党现在和未来长期定义的风向标,我们每个党员干部如何正确领会顶层设计,紧紧的围绕在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