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郁年画,最美中国年

中国记录 文化中國评论13,9783字数 1526阅读5分5秒阅读模式

情郁年画,最美中国年

过年贴春联和年画是平常百姓家火火新年精气神展现的一方面,在儿时的记忆中,过年和贴新年春联分不开。

三十除夕之前,家家户户就投入筹备年货迎接新年了,杀猪熏肉、干塘捉鱼、保洁清理自是必不可少的准备,讲究文化气息的人提前在正门、柱头上三方贴上红红的蕴意家庭幸福、国富民康的条幅,新年的喜气一下子就出来了。原以为有了春联就是整个新年,后来才知道有了年画才是真正的新年,春联与年画的融合凝聚着新年最美好的愿望。

除夕那天大早想起个晚久睡会儿,爷爷把沉睡中的我叫醒,“起床贴对子(春联)年画了,赶个好兆头!”爷爷自制的用灰面(面粉)调好的浆糊把春联妥妥地贴上,踱着步子来回打望着,时而问我对不对仗,我仔细瞧了瞧,又不敢妄自打击爷爷的“成果展示”,忙以吉祥话应允,“好看好看,蛮好的春联,新年吉祥!”他紧接着一边往年画上糊浆糊,一边自言自语地说:“有了对子还不成,看着多单调,过年喜庆不丰富,贴上年画才有过年的味道。”听他这么一说,再用心一看,确实有年画映衬的正门显得喜气洋洋,偶尔也有把年画贴在屋内的,是什么马到功成、五子登科之类的。

后来学了一些美学知识,知道了眼睛是最能彰显人精神面貌的器官,是人心灵的窗户,其实诗有诗眼,文有文眼,万物都有它的眼。这个时候回味爷爷的话,朴实中真是蕴含着十足的道理。

年画是浓浓亲情的眼,这也是从爷爷那里感受到的。从小就随父亲颠簸于知识青年大有作为旅程,过年时才辗转回到故乡,爷爷自然讲究这份聚少的情感厚重,而贴年画算得重要的一桩事。

年画是他叮嘱赶集买年货的奶奶反复啰嗦的话。爷爷是位常年扎根基层农业工作的专业干部,但他从小历经磨难,学到了很多乡下人不曾知晓的东西,其中就有古今豪杰的故事,而年画里的人物就有他听过的。于他来看,贴年画一方面是祛除妖怪,保佑在外的后人平平安安,另一方面是重温那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故事。贴年画时,他总会给我讲上一段精彩的故事,什么岳母刺字啊,什么林则徐虎门销烟啊,让我对渊博的爷爷有了几分崇敬之情。

或许是为了显示他知道的故事多,或许是让家人对年画有新鲜感,每年的年画都会有所不同,这是爷爷特意要求奶奶完成的,凭着记忆的读音叫奶奶买财神和灶王爷的,说了半天奶奶也记不住,无奈之下,他把往年的年画轻轻扯下,让奶奶带上以便买上不一样的年画。

年画回来了,虽然没有财神和灶王爷的,但问了我上面的名字后,依旧能给我讲上一则与人物有关的动人故事。就这样在故事中一年年成长,爷爷当时的良苦用心对我的写作有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而爷爷对孙子的爱也是通过年画这双眼传达的。

年画是最美中国年的展望,是乡村文化、传统文化的讴歌和传承。那时的年画是家家户户的必备之物,无论贫穷还是富有。记得住在宅子隔座山丘的同姓伯伯舍不得花钱买粘贴的门神,买了张红纸用锅灰模仿着别人家的年画画了两个张扬小人当作门神,依旧红艳喜气。

随着十三中全会改革开放和城镇化不断推进,家乡已经变得人烟稀少了,春联和年画几近消失,就是鞭炮声也少得可怜了,很多家门上都是几年前的年画,碎落掉色的居多。这些年,住进城市的我也买不到那栩栩如生的年画了,难逢看到的年画也是塑胶纸印的,全然没有纸画那种美感和温度,总觉得这年少了什么,似乎就像人缺了眼睛一样。前段时间参加市博物馆组织的传承年味文化活动,现场指导学生们进行木板印刷年画制作的过程,让我觉得眼前一亮,心头一振。春节是一个文化丛,春节更是一棵生命树,它是镌刻在中华民族基因里的家园,是存留在中华民族记忆里的明灯,更是澎湃在中华民族血脉里的未来。

民间艺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默默坚守,在万变中求不变,在传承中谋发展,树立文化自信的理念,将文化扎根新时代朝气蓬勃的下一代,年画带着最美的祝福必将回到老百姓的身边。(唐晖)

 
我为什么相信中国共产党具有极强的生命力 文化中國

我为什么相信中国共产党具有极强的生命力

二十届三中全会习总书记明确强调,加快中国式现代化的步伐,坚定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中国共产党现在和未来长期定义的风向标,我们每个党员干部如何正确领会顶层设计,紧紧的围绕在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