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论道紫禁城文明交流互鉴对话会在京举办

中国记录新闻中心 文化中國 記錄中國评论25,209字数 2436阅读8分7秒阅读模式

中国记录通讯社消息  2019论道紫禁城文明交流互鉴对话会在京举办,来自世界各地的政要、学者、社团机构领导人参会。这场紫禁城论道又名“文明交流互鉴对话会”,由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所属的中国国际交流协会举办,,中联部部长宋涛在首届“文明交流互鉴对话会”上致辞.

故宫

来故宫,自然要先四处逛逛这处有近600年历史的皇家宫殿的奇珍异宝、亭台楼阁。

西侧城墙边的故宫文物医院里,众人隔着玻璃窗,看老师傅们一招一式、修旧如旧;随即又见识了显微摄影摄像、X光等精密分析设备如何细观往日深宫里的凤冠、钟表。

西六宫旁的建福宫中,嘉宾们登上延春阁,在重檐四角攒尖式阁顶下居高俯瞰故宫全貌,其后又下到了北面的敬胜斋,来一场大谈特谈。

说起来,譬如外朝内廷、三大殿后三宫,故宫在气势恢弘这点上还从没输过;而如今各方嘉宾围坐一团聊起的话题,却是从细微之处的“榫卯结构”开启。

宫墙之内,作为木构架结构主要连接方式(原理即凹凸结合)的榫卯随处可见,立柱、横梁、顺檩之余,还有人将迷你版榫卯“鲁班锁”拿去了会场。

“每一种文明都如手上的木条,相互包容,才能形成严丝合缝、坚不可摧的整体”,主持人董卿由此说道;而当日高朋满座的对话会,要聊的也只有一个“十分不复杂”的主题——文明。

中联部部长宋涛在对话会开幕式致辞时表示,对话会的举办是为了“从先辈们创造的多彩文明中汲取智慧,启示现实”“通过文明交流互鉴增进互信、消除隔阂、促进合作”。

文明如水、润物无声的道理我们老早就懂;但世界上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历史与现实、社会心理与文化形态,“一花独放”显然不能“春色满园”。

这次的“故宫畅谈”,就是想把各路嘉宾聚到一起,议议不同文明间如何平等对话、相互启迪,他山之石、何以攻玉;而正如中联部副部长、中国国际交流协会副会长王亚军所言,将对话置于作为“中国文明的一个重要符号”的故宫,是“最合适不过”。

活动中,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濮存昕现场演绎了一段“一日喝他三百杯”的李白;随后又聊起舞台艺术,如角色与角色间一样,“人也是相通的,我们的眼眸都是晶体,血液都是红色,人的行为本就可以彼此了解”。

中国大陆第一位世界桂冠诗人高占祥则引用了宋人那句“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意思是说人们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文明与文明之间如果互信、互助、互鉴,就会形成巨大的合力”。

在他看来,文化力足以化阻力为助力,化敌意为友谊。

2019论道紫禁城文明交流互鉴对话会在京举办

火花

“对待不同文明,我们需要比天空更宽阔的胸怀。”

从宗教到哲学、从道德到法律、从文学到绘画、从戏剧到音乐、从治国理政经验到文化遗产保护,不同文明体早已形成了精湛深邃的文化瑰宝,也为世界提供了丰富的文明选择。

而文明的交流互鉴,更是从来路到去途、蓬勃发展了千百年。自“与安息、天竺交市于海中”的古丝绸之路到如今的“一带一路”倡议,各国文明在自身内部同世界文明的往来间不断新陈代谢。

“个人主义意识形态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的文化不是在自己的文化传统里面,而是和他者相依相生”,北京大学人文讲席教授安乐哲引起了话头,而场内嘉宾也纷纷谈起了各自领域文明擦出的火花:

就文学而言,中国国际电视台编辑亚历山大·科佩索夫认为,“俄罗斯著名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曾在19世纪写下‘美丽拯救世界’,而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可以说是‘文化在拯救世界’”。

在博物馆行业,印度尼赫鲁纪念博物馆前馆长沙科迪·辛格主张“博物馆要有高墙,但同时也要开窗让其他文化的微风吹进来”;此外,他还在现场“跨专业”谈起了“吃”——

“几千年来,中、印两国文明都在交流互鉴,就像甘蔗最早是由印度种植、进入到中国,中国人随后把甘蔗提纯成糖,再反向流入到印度,以至于印地语中‘糖’的说法就化用自中国”。

在从事敦煌学研究三十余年的敦煌研究院副院长张先堂看来,作为世界四大文化体系汇流之地的敦煌,其文化本身就是文明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典范。

伊朗前副总统哈桑·加福里法尔德强调,中、伊两国的交往可以追溯到上千年前,在民族独立经验上亦颇多共通之处,“鲜明地追求国家独立、反对殖民主义”。

“如果我们不了解历史,就无法理解现在,更无法理解未来。”

根源

有朋友要问了,寒冬腊月天,各方友邻怎么就促膝长谈起了“文明”?

事情当然也不突然。早在今年五月,习近平主席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的主旨演讲中就强调过,“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是夯实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

我们常讲,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形势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更加突出,人类面临的全球性挑战更加严峻——形势既已清楚,解决之道在何?

文化与文明自诞生之日起既如洞穴中的火光,为人们提供精神支撑、心灵慰藉与友谊桥梁;因而要迈向美好未来,就既需要经济科技的力量,也需要文化文明的力量。

“建设一个不同文明交流互鉴、和谐共生的美丽世界”的对话会题旨之下,嘉宾代表们横说竖说、反复喻解,所求之根本也就在于以文明交流筑牢情感纽带;跨国界、跨时空、跨文明的互鉴之中,是相互了解、理解、支持、帮助,和平永续、共同发展的美好愿景。

正如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危机领导力项目联合主任阿诺德·豪威特的发言,“在不断变化的当今世界,合作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方法”。

而自本次对话的“东道主”中华文明来说,其自身就是在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中形成的开放体系。

从佛教东传、“伊儒会通”,到“西学东渐”、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传入中国,再到改革开放以来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文明恰如一切生命有机体,如果长期封闭、必将停止脉搏;只有兼收并蓄,方能历久弥新。

“紫禁城论道”的最后,屋外延春阁已被余晖所覆,屋内依旧热火朝天。

主办方以隶书、行书、草书等多种中国书法字体写就了《文明交流互鉴对话会北京宣言》,在而今已近600岁的故宫,借有着4000余年历史的书法艺术立下的宣言格外坚定:“不同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没有高低优劣之分;多样性,是人类文明最本质也是最重要的属性。”

 最后更新:2019-12-2
我为什么相信中国共产党具有极强的生命力 文化中國

我为什么相信中国共产党具有极强的生命力

二十届三中全会习总书记明确强调,加快中国式现代化的步伐,坚定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中国共产党现在和未来长期定义的风向标,我们每个党员干部如何正确领会顶层设计,紧紧的围绕在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