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黄沙漫漫 警钟声声
——保护水资源刻不容缓
中国记录通讯社北京4月16日电(记者吕国栋)今年春天以来,由于蒙古国的沙尘暴的引领,北京也几次出现大风扬尘天气。天昏地暗、黄沙漫漫、泥雨沥沥。这 其实是向我们敲起的声声警钟:保护大自然、保护水资源刻不容缓。
近年蒙古的沙尘暴频发当然是草原荒漠化,即沙化引起的。目前,在拥有156.4万平方公里的蒙古国,其总土地面积的ly76.8%已经遭受不同程度的荒漠化,特别是在南部戈壁地区已经是严重的荒漠化。
蒙古草原荒漠化有多种因素:耕地面积增加、牲畜数量增加、特别是对草原破坏较大的山羊数量的增加、老鼠数量的增加、汽车和摩托车对草原的碾压等等。但是,只要雨量充沛,用句时髦的话说:这都不是个事”。蒙古人把天上雨水看作是“琼浆玉液”,只要天上下雨,就会唤起草原强大的自我修复能力,就会有年年的草绿花红。
习近平主席于2008年6月和2014年8月曾2次访问蒙古,都是其到达乌兰巴托的当天天降雨水。习主席被认为是蒙古的“贵人”,给蒙古带来甘霖,深受蒙古人民的尊敬和喜爱。
据悉,在过去的80年中,蒙古国的平均气温上升约2.25摄氏度,远远高于全球平均气温上升速度。在过去80年中,蒙古国的年降水量减少7%至8%,特别是春夏等暖季降水量减少幅度十分严重。
据蒙古官方数据,过去10年是该国过去80年中经历的最热的10年。这10年间干旱、炎热导致该国1244条大小河流、湖泊干涸或断流。极端干旱现象在戈壁和东部地区尤其严重。
上个世纪90年代,蒙古可谓大地水草丰美,乌兰巴托附近树木葱葱。乌兰巴托机场附近的草原夏季雨后长出一片片的白蘑,透过办公室的窗户就可以看到博格达山上(南山上)苍翠茂密的森林,图拉河水滚滚滔滔。如今,机场附近的草原成为用地,南山上的树木稀稀疏疏,图拉河水在有的年份的春季出现断流……
以上咋一看来,天旱少雨的“自然因素”是导致蒙古草原荒漠化主因。不过,记者认为,近年来蒙古国地下水过度抽取的“人为因素”促进了蒙古国天旱少雨的“自然因素”,加速了天旱少雨的进程。
蒙古矿产资源丰富,近20几年来,大大小小的金矿、铜矿、铅锌矿、煤矿都在开采,可谓“遍地开花”。仅以位于南戈壁省(接近中国边境)的塔温陶勒盖煤矿(TT矿)和奥云尤淘勒盖铜金矿(OT矿)为例:近年来对蒙古的地下水资源进行了近乎是掠夺性的抽取。
地下水位的严重下降导致从地下而上的水气和湿气根本达不到土壤的表层,即雨水和地下水的“水气”衔接中断了,这难道不是引起天旱少雨的重要原因吗?
在网上看到,有人认为:北京的出现的漫漫黄沙是蒙古输入的。我认为,这种说法不完全正确。
诚然,沙尘暴的策源地是蒙古戈壁地区,如果说,蒙古的一部分沙尘吹进了我国内蒙古边境地区是完全可能的,也是可信的。但是,如果说,北京的飞扬的黄土都是北方的风,从北方邻居吹过来的,我是不认可的。
我认为,这几次沙尘暴是从蒙古的戈壁地区刮起来的。那么,北京的尘土呢?应该是蒙古高原强气流造成的大风吹来,然后沿途卷起来的尘土:就是有蒙古国的尘土,有我国内蒙古的尘土,还有北京当地的尘土。北京地面上也有尘土啊,在风的作用下,也会扬起,即“风吹土起”。所以风刮到哪儿,都能刮起地表上的土。
当然,以往影响内蒙古、甘肃还有北京的另一股沙尘暴是从新疆那边过来的。刮过天山南北,刮过甘肃河西走廊,一直刮到内蒙古,再刮到北京。所以说,北京的沙尘暴的源头,不仅仅是蒙古国,还有是从我国新疆这边刮来的。
我觉得,北京刮来的尘土更多的是来自北部的内蒙古地区。改开以来,内蒙古草原的退化也是相当严重的(以前曾有媒体报道,在此不再重复)。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的景象已经成为历史的传说。就连早年家乡的一句“搂草打兔子”的情景也已经成为了昨天的故事。
近30多年以来,由于矿产资源无序的、掠夺性、野蛮性的开发,内蒙古草原已经“伤痕累累”、“百孔千疮”。我在夏季曾到过还算是比较好锡林郭勒的乌珠穆沁草原和呼伦贝尔的巴尔虎草原,很多草场上的牧草也是低矮稀疏,不要说能藏起兔子,就连老鼠也藏不住。
几十年前还是文明中外的“科尔沁草原”,早已成为了“科尔沁沙地”。除了全球的气候变暖和温室效应之外,对地下水过量抽取是草原变沙地的重要原因,这也是不争的事实。大概20多年前,当地领导将一家“味精厂”引进到通辽市科尔沁区西南处,这家味精厂不仅耗水量巨大,每当刮西南风时,科尔沁区市内就会闻到从味精厂飘来的刺鼻的味道。可以说,一家工厂毁了一座城市。人没有水是不行的,人没有味精吃应该是毫发无损吧。这哪里是以人为本,这简直是以人为敌。
50年前科尔沁的地下水还十分丰富,用扁担钩挂在水桶上就可以从水井中提上水来,在农村挖菜窖,一不小心就挖出水来。现在没有几十米的深度是见不到水的。当年的西辽河水常常涨满河床,今天辽河科尔沁段已经干涸,河里看到的水,据说是花钱从红山水库买来的。
好在习主席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发展理念之后,内蒙古政府也做了关闭不和规的小煤矿,恢复草原植被等大量有益的工作。因为生产出一吨煤就需要耗费两吨水。
近二三十年来,不仅是内蒙古,北京等北方地区地下水下降的速度也是相当之快的,我记得上个世纪80年代初,新华社在建新闻大厦地基挖得不深时地下水就涌出来,由于当时下来了停建办公楼的政令,已经挖好的地基进行了回填。几年后开始再建,挖地基时再也不见地下水涌出。
今春多发的扬沙天气,是频频向人们发出的强烈警告:保护大自然、保护水资源已成当务之急、刻不容缓。相关部门应该对所有用水大户,哪怕是属于中国500强的企业都要进行严格的用水监督。水都没有了,要发展有何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