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乡村旅游1号公路”拓宽侗寨“致富路” ——侗乡传统村落精品旅游环线贵州从江县小黄侗寨见闻

王玉伦 非遗传承评论2441字数 1502阅读5分0秒阅读模式

“这条‘中国乡村旅游1号公路’开通后,来我们小黄村的游客明显比以前增多了不少,我这农家乐冷清了好几年,现在终于又能正常开门迎客了。”说起“中国乡村旅游1号公路”带来的变化,“侗族大歌之乡”贵州省从江县高增乡小黄村的村民吴荣德满心欢喜,“这几天我们一家人都在忙着打整客房筹备侗家特色饭菜,迎接国庆节期间游客的到来。”

贵州从江:“中国乡村旅游1号公路”开通后游客增多了

小黄村老年女歌队在鼓楼给游客演唱侗族大歌。

小黄村是有名的“侗族大歌之乡”,从江县一个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村寨。作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大歌的发祥地和传承地之一,近20年来小黄村借助“侗族大歌”品牌积极打造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村寨。但是由于受到交通、旅游服务配套设施建设等多重因素的制约,红火过几年后乡村旅游发展便止步不前。尤其三年疫情的影响,小黄村原先创办起来的10多家旅游食宿接待农家乐和60多家“传歌堂”先后关门谢客,虽然有“中国侗族大歌之乡”的金字招牌,旅游淡季时仍然门可罗雀。

“那时候我们对发展乡村旅游几乎失去了信心。”同时还担任小黄村旅游接待队队长的吴荣德说,前几年来听歌的游客越来越少,全村只有我一家还举步维艰地坚持开办这家农家乐,“现在不一样了,关门了好些年的其他村民的农家乐,大家看到游客来的逐渐增多,又有了重新开张的想法。”

贵州从江:“中国乡村旅游1号公路”开通后游客增多了

小黄村旅游接待队为贵州学派学术委员会主席顾久先生敬迎宾酒。

小黄村里的老歌师潘萨银花和往日一样,这天和村里的老师哥们聚在鼓楼边,坐在两条长长的木凳上,一边吟唱着古老的侗族大歌,一边相互探讨温习一些生疏了的歌词。

据潘萨银花介绍,“中国乡村旅游1号公路——侗乡传统村落精品旅游环线”开通后,许多游客又来到了小黄村,她开办的侗族大歌“传歌堂”今年暑假不仅有许多国内游客来体验学歌传歌习俗,还有来自韩国和粤港澳大湾区的百余名中小学生来这里跟她学歌唱歌。“村里的老姐妹们也开始重操旧业了,有的计划继续给游客展示传统古法造纸,有的想要为游客演示侗族的纺纱织布。游客很喜欢看我们这些习俗活动。”潘萨银花喜笑颜开地说,“现在我们老年歌队也参加村里的旅游接待队了,在鼓楼里为游客唱侗族大歌。这样歌队的老姐妹们都有收入了呢!”

贵州从江:“中国乡村旅游1号公路”开通后游客增多了

夜郎谷创始人宋培伦与小黄村歌队合影留念。

今年5月1日,由贵州省黔东南州和《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联合推出的“中国乡村旅游1号公路——侗乡传统村落精品旅游环线”在黎平县肇兴千户侗寨举行启动开通仪式。据介绍,环线全长135公里,串联了黎平、从江两个县的“中国千户侗寨——肇兴”“中国侗族大歌之乡——小黄”“中国最后一个枪手部落——岜沙”“中国人口文化第一村——占里”等10多个传统村落的旅游景区景点。

侗乡传统村落精品旅游环线开通后,为沿线传统村落乡村旅游的发展注入了新动力,当地节庆民俗、传统技艺、人文景观等等一批古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重新展现在人们面前,地方盛产的农特产品、少数民族特色美食深受游客青睐。在侗乡传统村落精品旅游环线的带动下,休闲康养、民俗体验、文创产品加工、生态民宿、特色种养等等旅游衍生的多种产业应运而生,促进了农文旅实现深度融合,扩宽了群众致富门路。精品旅游环线逐渐呈现出人流物流繁忙的景象,成为当地的乡村振兴之路、游客的幸福快乐之路和最美“乡愁”之路。

贵州从江:“中国乡村旅游1号公路”开通后游客增多了

游客在鼓楼里聆听侗族大歌。

“游客增多了,村里10多家停业了好几年的农家乐旅游接待旅馆也在陆续恢复营业,还有村里的‘传歌堂’也计划在国庆节重新为游客开放。现在我们正在加紧各项旅游接待准备工作,迎接国庆长假旅游高峰的到来。”坐落在“中国乡村旅游1号公路——侗乡传统村落精品旅游环线”上,小黄村支书陈跃明对今年国庆长假旅游热潮的到来充满期待,对发展乡村旅游更是充满信心。(梁雨)

 
蒲氏刨汤腊肉——一道天下不散的盛宴 非遗传承

蒲氏刨汤腊肉——一道天下不散的盛宴

蒲氏刨汤腊肉,一种源于中国贵州省福泉市的地方特色美食,集独特的风味和深厚的文化于一身。它不仅是一款美味佳肴,更是一种生活习俗,一种传统文化的体现。 蒲氏刨汤腊肉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老的乡村社区。在过去的...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